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
加快改革步伐,真抓实干,推进医药设计工作的发展
——金同珍同志在全国医药工程设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首都北京召开全国医药工稷设计工作会议,这是继1987年6月长春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大会。这次会议是在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时候召开的,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总结几年来医药设计工作经验,落实全国勘察设计处长会议提出的要求,研究如何加快改革步伐。
一、五年来医药设计工作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工业迅猛发展,医药工业1988年提前十二年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去年,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医药工业总产值达624亿元,比前年同期增长26%,与1980年相It;翻"T--=番,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医药设计工作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设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显著成绩,为医药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设计队伍不断扩大,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过去的五年,医药设计队伍不断充实,日趋壮大,设计手段不断改进,专业结构和人员结构不断完善,圆满完成了各项工程设计任务。
l、设计队伍日益壮大。
长春医药工程设计工作座谈会议前,局直属的有上海医药设计院和剐组建的武汉医药设计院、重庆医药设计院,加上其它省,市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内部的设计院(室)共约三十个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的职工人数约1500多人;年实际设计承担能力不足四亿元,当时全国设计单位人均完成设计工作量仅26万元,这支设计队伍,远远满足不了医药设计任务的需要。
几年来,设计队伍有了较大的发展。局直属上海、武汉、重庆三个设计院的设计队伍由原来的979人,增加到1991年底的1296人。目前,医药系统内有以八个大中型设计院为骨干的38家设计单位,职工总数2350人。早在1987年,核工业部、航天航空部等跨行业的十九个设计院就已承担了医药设计项目,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为医药事业作出了贡献。
根据医药行业“八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合目前全国医药设计队伍的实际状况,已可以适应医药工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所以在“八五”期间不再成立新的设计单位,设计队伍总人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水平和设计效率提高上。
2、设计队伍的地区分布和层次配置,日趋合理。
目前从事医药设计的单位,已遍布24个省、市、自治区,一般项目可就近找到设计单位,能满足大、中、小型项目,涉外项目与合资项目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当前,设计队伍具备甲、乙、丙、丁级医药设计资格单位比例为1:6.5:18.5呈宝塔形,队伍的层次结构形成比较合理的配置格局。
医药系统的设计人员,现有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为1:2:3,层次结构基本合理。工程设计是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医药设计必须以医药工艺专业为主导,相应配备辅助专业。
独立建制的设计单位,基本上都配备了设备、建筑、结构、采暖通风(含空压、冷冻)、电气、仪表自控、热工、总图运输、技术经济、给排水、计算机、环境保护等专业。企业内的设计单位一般也配备了辅助专业的专职设计人员,基本适应了医药工程设计的需要。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形成了风气。
通过多年设计工作的实践,造就了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人才。1991年全国首次评选的100名设计大师中医药设计系统有二名,1992年评选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医药设计系统有21名被授于中青年专家称号,并给予一定的殊荣津贴。
医药设计队伍中,1982年以后毕业的青年知识分子占60%,不少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在各院担任专业室主任、专业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等领导工作。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通过改革,调动了广大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增加积累,改善了工作环境。重庆院、武汉院都有环境良好的设计大楼。地方院也得到当地主管部门的支持,挤出房子,解决了设计用房不足的问题。各设计单位都添置了新设备。武汉院、重庆院职工住宅问题都已基本得到解快。近几年,上海院的职工住宅也得到改善。通过单位的创收,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
据1991年系统内的35个设计院(所、室)统计,年完成设计工作量30。74亿元,完成工程项目662项,完成图纸工作量(折A1图)33879张,人均完成工作量为137万元,相当于1987年全国设计单位人均完成工作量的5.3倍。局直属的上海、武汉、重庆院合计占完成工程项目总数的z5%,占完成工作总量的65%,占图纸工作总量的48%,人均完成工作量按投资额计为156万元,相当于1987年的6倍。除成功地完成了我国各项医药工程设计外,还与国外合作,出色地完成了苏州胶囊、西安杨森、大连辉瑞、武汉夏美、重庆葛兰素、上海施贵宝等数十个中外合资工程设计任务,“七五”期间不仅为全行业完成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还为石化、化工、轻工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通过设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以及广大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奖7项,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26项,为医药工程设计创造良好信誉。
(二)、坚持技术进步,设计水平显著提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技术进步是提高设计质量、设计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在这方面,上海医药设计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1、开发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
几年来已实施的有:东药VC的180吨气升式发酵罐、华药青霉素发酵、成都四厂丁卡合成、川抗中试基地和药用玻璃生产的配料、拉管、溶炉等都采用了自动控制,使产品的收率,质量取得较大的提高。专有技术方面:上海院为石油化工行业开发的乙烯裂解炉荣获国家技术进步一等奖。
2、推进了设计成果商品化。
设计院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关键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设计成果商品化,上海院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与设备制造厂合作,使设计成果商品化,其中有:刮板薄膜蒸发器、薄管板列管式换热器、发酵罐系列、薄膜蒸发器高效夹层锅及重庆院的迥转式干燥器等,使设计院真正成为技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都为走上技工贸相结合的道路,积累了一定经验。
3、大力开展CAD应用和软件开发。
近几年,各设计单位依靠上级支持和自我积累能力,提高计算机装备水平,CAD的应用开发全面展开。目前,医药系统内的设计单位,根据1991年统计已拥有CAD工作站24台,小型机51台,微机103台,形成固定资产1415万元,年开机时间为25万多小时,工程数值计算率达到50%,CAD出图率达到11.52%。尤其是上海、武汉、重庆三个院,由于领导重视CAD开发,通过软件引进、消化、开发或二次开发,使软件覆盖面达到50%以上,工程数值计算率达到80%以上,CAD出图率达到20%。
系统外一些兼营医药工程设计的甲、乙级单位,装备情况也有很大改善,有的单位比系统内的装备还好。在CAD应用方面,系统内外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各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专业人员和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培训,有意识培养了既能掌握专业、又具有熟悉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计算机开机率达到80%以上。CAD应用范围在士建框架结构上已普遍采用算画结合,在工艺、土建、通风、电气、给排水、总图、自控、设备、概算、经济分析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基本上都得到应用。
(三)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了机制转换。
1984年我局制定下发了《改革医药设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和贯彻全国勘察设计处长会议《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勘察设计单位的若干意见》。医药设计单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加快了管理体制改革。
系统内的大中型设计院都实行了由核拨事业费改为收费制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责任制,承接任务由上级下达指令性计划改为依靠市场竞争,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实行了院长负责制下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管理体制。尤其是大中型设计院通过近几年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达到了自收自支,自我发展,年年盈余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大中型设计院的活力。
1992年试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向设计企业过渡试点。上海医药设计院经我局批准开始实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
2、一业为主,向两头延伸。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单位的活力,实行了一业为主,向两头延伸的策略,打破了设计单位原有的单一经营功能的束缚。
一是向上延伸,建立咨询服务体系。上海院最早建立了上海东方工程咨询公司,它是以技术为依托发挥设计单位的自身优势,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程咨询公司。通过转让、中介、咨询服务等形式,推广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等,在设备制造厂商、建设部门、生产企业等单位之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是向下延伸开展工程总承包。1990年上海医药设计院成立了工程承包处,制定了适应工程承包全过程管理的整套制度。靠自身的雄厚技术实力与信誉,通过竞争中标总承包一批项目。如南京制药厂硫糖铝项目,中标承包后,仅用68天就顺利投产,产品经美国FDA认可,销往美国,受到了各方好评。
与此同时,全国许多省市的设计院都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工程承包,如哈尔滨医药设计院的工程承包公司、吉林院的GMP洁净工程公司等都取得一定成效。可以说医药系统以设计为主体的工程总承包跨出了第一步,这是医药设计单位向企业过渡的良好开端。
3、开展多种经营。
最近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全国各地医药设计单位,根据本身的实际条件纷纷成立了酒家、餐馆、饮食店、招待所以及车队和食堂等,开展对外服务。第三产业的兴起,既方便了群众又有利于消化单位内部多余人员,也增加了效益。
4、调整内部机构,改善经营机制。
完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压缩二线,加强一线的定编、定岗、定员;对行政、技术干部普遍实行了聘任制。重庆院、吉林院、四川院、在行政、后勤定编、定岗定员上,推行了只求工作对口,不求部门对口,建立了一人兼多职,相互协作精干的管理队伍。上海院在管理机构上合并了监委、纪委、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精简了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
健全和完善分配机制。现在各院内部实行不同形式的分配改革。武汉院内部实行的是“经济目标责任制”,一线职工的劳动报酬和院内的经济效益挂钩,与职工个人的劳动数量、质量、服务态度及贡献挂钩,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强化二线分配的考核、管理,建立职工收入能高低的分配机制,职工不再吃设计院的大锅饭,发挥了奖金的激励作用。同时,在分配中对开发新技术、创优设计及优秀业务建设成果,实行倾斜政策。
(四)加强和改善了医药设计管理工作。
过去五年通过贯彻全国勘察设计会议精神,进行了医药设计市场整顿,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加强基础工作,医药设计的管理工作有了显著改善。
1、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
从1986起,全国医药设计单位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各单位加强了领导,普遍进行普及教育、基础建设。在1989年10月对试点甲级单位上海医药设计院,按TQC验收标准进行了中间检查,同年12月组织正式验收,通过试点带动全面。1991年6月对局直属武汉院、重庆院也进行达标验收的考核,两院均一次验收合格。1991年10月组织了对上海院TQC达标后的复查,到1991年底,局直属三个设计院全部达标验收完毕,并颁发了合格证书。
各省、市局属的乙级设计院,都经过各省、市建设(委)局组织的TQC达标验收和会员考核验收,如吉林院、山西院等。
同时我局组织了优秀QC小组评选工作,表彰了一批优秀QC小组,评出部(局)级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五个。
上述活动,对于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面质量管理推动了标准化工作。近几年来,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组织了一批水平较高,知识面广的设计人员从事基础工作,开始编制医药行业的GMP设计规范,经反复修改已完成二稿。并且编制了《医药工业建设项目建构筑物抗震等级标准》,已上报建设部。
各设计单位除了参加国家和部统一制定颁发的国标、部标工作外,也制定出反映本单位特色的院标、院规和规章制度,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设计质量。武汉院领导十分重视标准化工作,抽调了各专业人员,指定职能部门组织收集、整理、修订和编写院规、院标。历时一年时间完成政工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和有关技术方面的文件有31种104万字,使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
2、重新制定了医药行业设计单位资格分级标准,实行一业一证制度,做好换证、发证准备工作。
去年我局计划司根据建设部的统一布署,组织制定、下发了该标准,同时转发了建设部三个文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实行收费资格证书的规定》和《工程勘察设计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主要目的是:
加强勘察设计行业管理,控制队伍的盲目发展,巩固清理整顿设计市场成果,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保证勘察设计的质量。
3、修订了《医药工程收费标准及暂行补充规定》。
设计单位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取消事业费,但设计收费仍是1984年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设计收费标准》,实行低牧费制,负担过重,加之税赋和欠账太多,设计单位工作非常困难。为了缓解这些困难增加内部积累,为设计单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其后劲,我局修订了工程设计收费标准,适当调整了设计成果以及技术服务价格。
4、修订了《医药工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和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医药系统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和管强工作,提高压力容器设计的安全质量,我局按照国务院、劳动部颁布的有关条例、规则制定该办弦。
5、制订了《医药工程设计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这个计划是“八五”期间医药行业工程设计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明确了医药设计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和措施,指导医药设计的改革和发展,更好的为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关于今后一个时期医药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五年来,尽管医药工程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设计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医药行业面临的新技术革命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相比,还很不适应,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设计队伍发展过快,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工作薄弱,缺乏行业的标准、规范;改革步子还不够大,与形势要求还有距蓠;无证设计,跨资格范围设计,不按分级标准定级,设计市场混乱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深入研究,采取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为了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部署迎接“入关”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诸多挑战,走向世界。参与国内外二个市场竞争,更好地为医药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医药设计水平必须上一个新台阶。医药设计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指导方针即: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靠科技和管理的进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加速实现医药设计工作现代化,向国际标准靠拢,更好地为推进医药事业现代化服务。
(一)要把医药设计工作提高到重要的战略位置。
1、充分认识设计工作的重要地位。
众所周知,设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建国以来,截止到1991年底,我国医药工业已建成3700个企业,仅“七五”期间全行业完成近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还有中外合作设计项目,国外中标项目以及行业外的石化、化工、轻工项目。这些项目无一不是首先通过工程设计这个环节来实现的。设计是生产力,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使之实现国产化的主要力量,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设计就没有现代化的建设。
医药行业“八五”期闻的发展,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八五”期间的骨干项目多;二是这些项目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要求高;三是要按GMP规范进行建设。这些建设项目能不能达到技术先进,经济效益良好的要求,除了项目决策力求不发生大的失误外,就要看设计搞得好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重视设计工作,充分认识它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搞好项日设计,为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端正设计指导思想。
设计是运用多种科学技术绘制工程建设蓝图的工作,要做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要起到纽带、灵魂、关键的作用,要给国家和企业的决策当好参谋,把好关,这是设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近几年来,设计改革的成绩是肯定的。随着医药工程设计单位实行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的实施,尤其是1989年我国基本建设速度放慢,一些工程项目下马,设计市场疲软,普遍面临着“找饭吃”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一些为单纯的创收争项目现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把不可行说成可行,为建设单位争项目、争投资,项目立项后再追加投资,造成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可行性研究变成可批性研究,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力求加以克服。
讲端正设计指导思想,还要强调一下: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第一和坚持两个服务的观点。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设计了许多好的项目,如东药VC工程、华药青霉素钠盐工程、鄂药洁霉索工程、重庆桐君阁中成药工程等。这些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级和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为我们医药建设赢得了信誉。但是,也出现一些工程项目忽视质量、抢速度,争产值的现象,影响信誉造成损失。这些闻题必须很好解决。因此要求设计单位继续发扬兰个第一,二个服务的好思想、好作风,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单位的经济效益与国家的经济效益的关系,=是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使设计工作更好的为建设服务。
(二)加快设计改革步伐,改事业体制为企业体制。
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的步伐,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的,尽快把设计单位从事业体制束缚下解放出来,改事业体制为企业体制,把设计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建设部已向国务院提出报告,要求从今年起设计行业实行企业体制。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领导同志,都要把这个问题当作一件大事来考虑。
工程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后主要任务是:遵照国家经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监理和工程总承包,在国内外建设中为项目业主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转让.开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活动,利用专有技术或资金参股,投资兴办第三产业和各种实业,走技工贸一体化发展道路。根据我国投资体制改革和设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今后设计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咨询顾问公司模式:咨询顾问公司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以承担工程咨询和工程设计任务为主的设计企业,主要为建设总体规划和项目决策服务,承担关系到提高综合国力和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以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咨询和设计任务。这类设计企业由国家大型骨干设计院构成。
二是工程公司模式:工程公司是以其技术和管理能力为业主组织项目建设的全功能的企业。既可以从项目立项开始到开车交钥匙总承包,也可以对其中的某项工作如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监理等进行单项承包。有条件的设计院,特别是大中型工业设计院都应逐步向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模式转变。
三是工业集团模式;随着企业投资权的扩大和技术改造任务的增加,部分设计院可以进入大中型工业集团,成为该集团的成员单位。这类设计企业主要为集团生产、科研、长远规划、建设和技术改造服务。
四是专业设计所模式:专业设计所(事务所)是专业化、小型化的设计单位,主要承担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承担某一专业或某种专门技术的工程设计任务,并能对该项专门技术的实施提供一条龙服务。这类设计企业由小型设计单位构成。
工程设计单位可参照上述模式,根据自身功能和条件,进行合理分流和转换。有的可与设计企业合并或参加工业集团,还可根据自身特点组建其它类型的设计企业;在设计企业集中的地区,还可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联合或成立集团公司,发挥综合整体优势,形成规模经营。医药行业设计单位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迅速地向企业或公司过渡。凡是条件成熟,今年就一步到位。条件不具备的可以走实行技术经济承包责任制的模式,调动和激励广大职工积极性,促使设计单位完善企业机制,加强经济核算,加强经济管理,讲究经济效益,有利于设计单位向企业过渡。
(三)加强医药设计管理,做好一业一证和颁发“资证”工作(即工程设计资格证书和工程设计收费资格证书)。
我局对这一工作已作了具体安排,要求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从今年下半年起,旧证作废。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省、市医药局要按要求搞好这一工作。工作中应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要严格控制队伍的总量。现有38家设计单位,完全可以满足医药工业建设任务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甩,设计效果进一步提高,设计力量将更为充裕。因此,在队伍的总盈上要严加控制,防止盲目果展,在换证期间,按建设部规定,原则上对1989年以后成立的新单位不发证或不发展新户。
2、要严格按新的资格分级标准办证。各省市医药局在初审时,一定要严格把关,按资格标准五个方面条件够什么级别,就按什么等级申报,在执行时不能迁就,也不能搞行业封锁与保护。
3、要正确掌握离退休技术人员的认证条件。为了发挥离退休技术人员的“余热”,国家对其认证资格适当放宽,具有与其职称相适应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的,以原单位出具证明,应聘并固定在一个设计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工作,其职称可以作为该单位的认证资格。
4、地方丙、丁级设计单位换证,由省市的资格审定委员会审查,省级主管勘察设计工作的部门颁发证书。
5、做好一业一证工作,一个单位凡是承担某一行业的业务,都要经过资格申请,逐个办理申请手续,批准哪一级资格就发那一级证书,甲级单位申请其它行业虽不受限制,但不再申请跨行业丙丁级资格;乙级单位可申请两个跨行业资格,但不再申请跨行业丙、丁级资格。希望各单位做好一业一证申请工作。同时按《医药工业压力容器设计资格认可和管理办法》把医药工业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认可工作搞好。
(四)严格质量管理,加强设计行业的基础工作。
1、继续坚持全面质量管理。
各院通过TQC达标险收和复查后的两年来,树立了质量是设计院生命的观念,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有了显著进步,设计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技术进步取得较大进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院风、院貌出现新的变化。但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往往有反复,达标验收后出现了滑坡和倒退现象,值得引起各院高度重视。TQC“贵在坚持,贵在认真”,要贯彻“巩固、完善、深化、提高”八字方针,要坚持TQC工作中“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经验,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观念,要按国家计委规定的TQC八项基本标志和我局制定的TQC达标九项要求去做,使TQC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开创全面质量管理新局面。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TQC工作一是要向广度发展,从单位向全社会过渡,扩展到以设计为主,向两头延伸,把设计技术商品推进到产品使用全过程;二是要向深度发展,高度重视用户的要求和科技开发,强化源流管理,提高设计质量,使产品有高起点,要求产品合格率达到更高的水平;三是要向国际化发展,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9000系列标准,促使质量管理活动规范化、国际化,以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加强标准化工作。
要加强设计行业的基础建设,必须抓好行业标准、规范、定额等基础工作,要力争几年的努力,使各类标准:规范、定额基本配套起来。大家知道,这是一项很复杂、很繁重、很细致的工作,不下大的决心,不下苦功夫,是搞不好的。
标准、规范、定额来自实践,用于实践。近几年来,各院都组织人力,编制了适用于各院的有关技术规定、院标、院规和管理规范,促使各院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随着设计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必须经常补充,及时修订,不断更新。国家医药管理局为加强基础工作,拟将该工作列入计划,组织人员,先从统一管理规范人手,再组织编写行业或专业标准、规范、定额,使之逐渐充实和完善。
当前要推行工程总承包必须抓紧做好基础工作。因为,工程总承包是众多单位、专业、工种的协同作用,没有统一的程序、制度、标准、规范并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是不可能搞好的。我们可以借鉴上海院或化工系统“总承包”的成功经验,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家“的原则进行基础建设工作,编制出一套适合医药行业的“工程总承包”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及技术标准、规范来。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要求,要熟悉国际规范,向设计行业执行1509000系列标准实施细则与GB/T10300标准靠拢,加快标准化的进程和国际标准相接轨的速度。因此,希望各设计单位都要在加强基础工作方面,给予必要的足够重视。
3、提高队伍素质。
九十年代是我国的叉一个建设高潮,不仅在投资总额上大大超过前七年,更主要的是在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上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行业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地完成这些建设任务,必须有高的素质保证,其中包括人员政治素质、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设计部门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要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进行培训。对新入院的技术人员,一定要通过先培训再上岗,以老带新参加项目设计,下厂实习等方法进行培训,使其能更早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技术水平。对在岗人员,不断进行教育,更新观念,掌握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设计队伍老化和“青黄”不接问题较为突出。特别要注重关心和培养青年技术人员的成长,这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设计院有无“后劲”的问题,要放手给他们加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像武汉院那样,让他们担任项目负责人助理或项目专业负责人;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使其具备担任做专业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的能力。对需要掌握专项技能的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出国进修、国内外技术交流、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会等来进行。在计算机方面采用计算机专业人员开课,分期、分批、分层次对设汁人员授课,逐步达到普及。备院都要重视智力投资,制订具体培养计划,纳入到年度目标管理,落实到人,及时督促、检查和考核。
设计队伍建设要坚持技术业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祖国服务的教育放在首位,树立有理想,有道德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以一切有效的方法,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搞好设计人员的“四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工纪律),“双基”(基本路线,基本国情)教育,抓好院纪、树立良好的院风,培养有高尚道德情操,有奉献精神的设计人员。各级领导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先进,扶持正气,带领广大职工为四化建设,为发展我国医药事业多作贡献。
4、积极开展院际技术交流。
行业内设计院间的相互技术交流已开展多年了,对设计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要把开展院际间的技术交流工作,有计划、有目特地继续进行,采用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讲座等多种形式,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CAD应有、软件开发,国内外建设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引进技术消化和设备国产化的新成果和改革开放的新经验,进行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进一步提高CAD开发应用。
我们医药工程设计的CAD开发应用,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对设计全过程的CAD应用能力,尚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软件覆盖虽已达到50%左右,但由于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各软件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接口关系,因此离有效的覆盖仍有差距;单项软件在开发过程中各自建立了必备的数据库,但尚未对医药工程设计的整体数据库进行统筹安排。所以,要做好CAD总体设计、正确选择数据库和网络、标准化接口和编码,把CAD工作引向深入。今后走向国际工程公司还要再继续在改善计算机硬件的基础上,大力弓l进和开发计算机软件,重点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工程管理(CAE),逐步建立三个系统,一是工程设计应用系统:以~CAD和三维模拟为中心完成由工艺设计到施工图文件的编制;二是项目统筹系统:用以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费用、进度、材料进行监测、跟踪和控制,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三是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国际商情、市场价格,制造厂商资料的收集、整理、存贮,便于查阅分析。
(五)办好设计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
协会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今后改革发展的趋势是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市场机制逐步健全,依靠市场调节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加大,条块分割、分头管理的局面将逐步改变,行业管理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行业协会的作用将会明显增强,既要为广大会员单位服务,也要为政府部门服务,做好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工作。今年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近期内,一是要抓住那些政府和会员单位最关心、最需解决的问题开展工作;二是要重视信息工作,信息本身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一种吸引企业的力量,收集、整理、发布信息,为会员单位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是行业协会的一个优势;三是要重视感情的纽带,把行业协会的成员团结起来、相互尊重、体谅、协商、支持是很重要的。
协会要按照机构精于、减少重复、提高工作质量、多办实事、减轻成员负担的原则。加强自身建设,为四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同志们,当前我们面临的设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我们一定要积极、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同心协力,努力工作,真抓实干,加快改革步伐,为推进医药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